客家民俗、潮汕文化、粵北瑤族風情……你可能從書本里了解過廣東省內各地的民風民俗,但你有實地體驗過嗎?畢業了,放假了,你不妨帶著放松的心情去這些地方游玩一番,在旅行中去認識廣東的民俗文化。看看客家圍龍屋、潮州古民居群、瑤族歌舞,包你大開眼界。
廣東民俗游
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著很多中原傳統文化,這也是潮汕人一直驕傲的地方。潮汕民居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稱“下山虎”和“四點金”。
線路推薦:
漫步潮汕的小城老街,品嘗潮汕正宗沙茶醬料“沙茶牛肉火鍋”、新興養生菜品“開元清心上素宴”,這是多么休閑而富有情趣的旅游啊!潮汕的茶文化是當地本土民俗文化的一面鏡子,來到潮汕地區,不得不品嘗當地的功夫茶。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在沁園春茶葉經營部或潮州功夫茶藝館參觀游覽的時候,你可以體驗潮州獨特的功夫茶文化,品嘗甘甜可口的潮州鳳凰茶。
而潮州的古民居群也是當地文化的體現。走進潮州古民居群——甲第巷,狀元及第、大夫第、資政第,座座古院落林立于前,遠處傳來悠揚的地方戲劇唱段,柔和地和眼前的景觀融合在一起,讓你感受到一種南方小城的獨特韻味。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客家民系分布很廣,其中粵閩贛邊三角地區是其主要聚居地。而在廣東,尤其以梅州、河源的客家文化最為突出。
線路推薦:
到了梅州,要了解客家文化,首先不容錯過去參觀別具一格的客家圍龍屋。梅縣“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云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筑形式。
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栽有各種花木和果樹。
客家民居建筑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另一方面,屋內住戶按輩分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
到了有“中國客都”之稱的梅州市,還有突顯客家文化的客家公園。公園整體構思以客家文化為體系,以客家博物館為核心,通過遷徙、教育、倫理、民俗、農耕等多個不同內涵的主題景區,集中展現客家文化之大成。
粵北民俗
粵北各地習俗有濃郁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尤其以瑤族的民族文化最為有特色。精彩的瑤族歌舞表演、瑤山歌王、歌后情歌對唱、瑤族竹竿舞等,絕對能令你領略到真正的瑤族風情。
線路推薦:
粵北的清遠、韶關是廣東省內的旅游勝地。有“小三峽”之稱的飛來峽,游客可沿途欣賞龍女、鳳凰、新渺、獨秀等七十二峰。連南、連州二天游一個最吸引人的景點便是大口巖地下河。這座巨型的天然石灰巖洞,因其巖洞口寬大而得名。巖壁堅固,雄偉壯觀。
參觀陸地層后乘船游覽暗河,由北向南蜿蜒1500多米,穿過4座山頭底部,河水平靜,流速緩慢。沿河兩岸布滿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景態萬千,如進入地下石刻藝術宮殿。
晚上,游客便有機會和連南的瑤族同胞一起載歌載舞了。參加瑤族風情“篝火晚會”,喝一碗瑤族同胞敬上的瑤家水酒,觀賞瑤族歌舞特有的民族風韻,更可與瑤族同胞一起載歌載舞,體驗熱情淳樸的瑤族少數民族風情。
藍田瑤族風情
藍田瑤族雖已講漢語,但還保留著該民族的不少風俗習慣,信仰峒主爺。最有代表性的是“舞火狗”。
線路推薦:藍田洞河漂流、瑤族風情園、三寨谷休閑二天
藍田瑤族風情園有45個自然村,約7000人。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其父用母狗奶水喂養他。因此,狗對瑤族有育人之恩,所以崇拜狗圖騰。藍田鄉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舞火狗活動。各村未婚女青年都上山割藤條,摘黃姜葉。晚上,姑娘們頭戴草笠,在手臂、胸、腰、腿上,用藤條、黃姜葉組成樹葉衣裙,遍插點燃的香火。然后按高矮列隊,請回峒主爺叩拜后,列隊歌舞,再到村溪旁,將飾物、香火棄水中,洗凈手腳,以示棄除邪惡。
藍田瑤族鄉還有著名的漂流——藍田洞河漂流。在這里,你可以體驗到全球首創20米長波浪式滑道。漂流以水險、石奇、林幽、瀑美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