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土樓:
漳州特色之土樓
隨著“福建土樓”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漳州土樓和永定土樓一起被更多世人關注。漳州土樓比起永定土樓來更原始純樸,未被太多商業氣息所掩蓋,這也正是她難能可貴的地方。
土樓民居建筑多選址于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選在山、水、田、樓相和諧的地理環境之間。書洋鄉田寮坑土樓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樓群、塔下村土樓 群、下版寮土樓群、后橋村土樓群、均沿溪流建筑在山坡、谷地,自然環境優美,獨具閩南田園風光的特色。
漳州土樓民居最早出現于元代,南靖書洋鄉石橋村永安樓建于元代中期,書洋下版寮村裕昌樓、輯光樓約建于元末(1368年左右),距今已有600多年。據南靖縣統計,建筑時間距今400年以上的土樓有27座,300年以上的有37座,200年以上的有130多座。最大的土樓是書洋鄉裕昌樓,高五層,每層54間,共270間。最高的土樓是梅林鄉方形和貴樓,高五層,21.5米,共140間。
漳州土樓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云霄、漳浦等山區。漳州土樓民居近2000座,僅南靖縣就有1300多座,堪稱土樓王國。也是全國土樓最多的地方。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