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宿麗江 伴美麗古城一起入夢 沉醉在納西文化
如果說凈蓮寺只是納西文化的一個縮影,那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則是納西古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進入古城,覺得自己仿佛一下子與外界隔絕了。這是一個清新而奇特的世界,質樸典雅,端莊秀美,整個古城的街巷和房屋都毫不掩飾地張揚著獨特的納西民族風情。要是沒有那些數不清的店鋪和長龍般的攤點透出過濃厚的商業氣息,這里便真是人類的世外桃源了。古城的精靈是水,水讓古城鮮活而靈動。從玉泉河流出來的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為古城增添了無窮的韻味與情趣。
當初是誰將玉泉河的水引入古城的呢?連麗江本土的居民也說不清。但這一偉大的創意,卻為古城注入了靈性,使古城生機盎然。玉泉河水被分為三條主流穿城而過,四季不斷。水到城區后又分成無數支流,這些支流穿街走巷,入墻過院,流遍千家萬戶。這樣,水與城便融為一體了。有水,自然有橋,350多座水上石橋溝通著街道左右的納西人家。特別是那些隨處可見的栗木板橋,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仍然堅韌如初。沿河垂柳婀娜,嫩綠的枝條隨風飄舞,若是細雨朦朧之時,河面煙波飄渺,兩岸小橋流水,活脫脫一幅靈動的水墨畫。
麗江古城的房屋建筑極富民族特色。屋檐上所蓋琉璃瓦色彩不一,圖案多變。房屋門面大多是木的,大概因為木板便于雕刻,可最大限度地滿足納西人的創作欲望。即便是土墻抑或磚墻,也都是白底黑色的裝飾畫,色彩簡潔明快,清新自然,古城風情和民族特色在這里張揚得淋漓盡致。在四方街,琳瑯滿目的工藝品讓你目不暇接,愛不釋手,這些工藝品做工精細,造型獨特,極富地方特色。街上的銅器店鋪更是彌漫著厚重的古文化氣息,五花八門的銅制品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使你眼花繚亂,不忍移步。
古城的每條街上,都有身著納西服飾的婦女在擺攤設點,出售各種手工制品。沒有生意時,她們會專注地做著自己的針線活,攤點上那些漂亮得讓老外瞪大眼睛的手工飾品,全部出自她們一針一線。她們當中不乏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大娘,甚至有時還會看到一兩個滿臉皺紋、風燭殘年的“納西女神”,她們的手工往往更為游客青睞。古城的每個角落都彌漫著古老而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就連服飾店里也如此,店內五花八門的服飾上,全都印上一些古老的東巴象形文字或畫上一些有象征意義的圖畫。由此可見,麗江古城的納西文化真是細致入微,無孔不入。
據考證,麗江古城從來沒有修過城墻和城門。據說歷代土司都姓木,那么建城墻則成“困”字,故忌諱。可見納西族很早就漢化并采用了漢字,而且遵守漢俗。但奇怪的是,東巴文為什么一直流傳至今并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呢?這個問題只有留待文字、民俗學者去慢慢研究了。
轉眼間,已是夕陽西下,但我仍流連忘返,不忍離去。于是,我決定今夜就留宿麗江,伴美麗的古城一起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