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廣州城向東游覽,你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不是具體的山和水,而是與廣府文化并駕齊驅的客家文化、潮汕文化。
長久以來,以世界客都梅州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潮州、汕頭為代表的潮汕文化,廣泛滲透其所屬地域,令當地旅游資源亦獨具地方特色,充滿文化韻味。
不管對客、潮兩種文化是否有所了解,一次認真的向東之旅都將帶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在這里,經年累月的歷史印記、傳統風俗如此自然地溶解在現代化的日常生活中,就在你舉手投足,嘆杯潮汕功夫茶、聽首客家山歌之間,有了清晰的解說。
領略客家、潮州文化,各富其趣
歷史上,客家人乃是一些由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向偏遠的荒蠻地區遷徙而來的漢族人民,與南方百越族融合,逐漸形成的獨特的文化族群。遭遇了無數的動蕩,客家先民們在新的土地上建起固若金湯的圍屋,把自己的族人小心保護起來,但同時,他們卻保持著熱情好客的性格,因而有人說,客家人緊閉上的是家門,卻慷慨將心門打開。
游在梅州,從梅縣南口鎮的圍龍屋村落,丙村鎮的仁厚溫公祠圍龍屋,到大埔的泰安樓、大東鎮的花萼樓,處處都可見原汁原味的客家圍屋文化,而近年梅州也涌現出一些以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景區,其游茶園、品香茗、聽山歌等客家特色旅游項目,依稀刻畫出客家文化之旅的大致輪廓。與梅州山、水、城相依的小城模樣一起,為客都文化添寫神韻。
再看潮汕,其特殊文化同樣對當地旅游影響深遠。在潮汕地區,潮劇、潮繡、陶瓷、茶葉、木雕等至今仍很流行,號稱“中國的猶太人”的潮汕人,將各種傳統習俗保存得相當完好,從家族觀念、生喪嫁娶到生活點滴,全都十分講究,縱然是“新新人類”們,身上也無不透著特殊的潮汕文化烙印,比方說不怕麻煩、愛喝功夫茶,就是表現之一。
此外,潮汕也是著名的僑鄉,僑胞文化及有“嶺南第一僑宅”之稱的古典民居建筑,都值得慢慢體會,從中感受潮汕人獨特的歷史和傳統。
代表景區:
到梅州除了住進茶田度假村,享受休閑之旅,更要參觀圍屋。梅縣和大埔兩大古縣城有不少客家建筑值得一看,此外,中國客家博物館、靈光、龍巖兩大古剎,葉劍英紀念園等人文景觀亦不錯。
潮汕地區擁有出色的山水風光資源,礐石風景區、潮陽海門蓮花峰等屬于典型代表,也是旅游者前往潮汕地區的必到之所。而作為潮汕旅游業重要支柱的海濱沙灘游,似乎更吸引廣州人,有龍虎灘中信度假村、北山灣旅游度假區、南澳青澳灣等不同選擇。
沿線游蹤:
從廣州往東,經廣惠高速、惠河高速、梅河高速一路直行,沿途經惠州、河源,約350公里,便來到“世界客都”梅州。
曾有學者指出,作為客家文化的傳承者和代表者,梅州旅游的魅力在于獨特的客家文化、田園詩般的生態環境,以及熱情純樸的人文氣息。豐富的客家文化底蘊與客家文化資源,使梅州成為粵東地區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旅游城市,“文化客都”成為響當當的招牌。而近幾年交通環境的不斷改善,也令梅州成為“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目的地”,梅州市打造出梅縣、大埔、豐順等十大自駕游景區,其“世界客都”的品牌內涵也不斷豐富。
在梅州往南,即是以汕頭、潮州、揭陽為中心的潮汕地區。作為漢民族中具有獨特文化面貌的支系,潮汕人所創造的文化稱為“潮汕文化”。
潮汕地區位處中國大陸東南隅,廣東省最東端,與福建毗鄰,是一個內陸封閉,而海岸線較長的地理區域,它背山襟海,美麗富饒。其中,汕頭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對外開放港口城市,潮州有“嶺東首邑”之稱,與揭陽同為歷史文化名城。三市山水相連,文化相同,形成以潮汕文化貫穿的城市旅游圈,與同屬潮汕地區的汕尾及附近海濱、島嶼,組合成粵東文化游的另一分支。
潮汕、客家美食:
客家菜、潮菜、廣府菜并稱廣東三大菜系,故此,進行粵東之旅,吃和玩的分量理應不相伯仲。
客家美食:客家菜為各地人民所喜愛,釀豆腐、梅菜扣肉、清水鯇丸、鹽焗雞等菜式屢見不鮮,即便是在海外。一般來說,客家菜選用的食材多為家養禽畜和山間野味,海產品較少,偏重“肥、咸、熟”,以其香口而格外予人親切,而客家小吃幾乎都與農事季節有關,番薯烏干、黃皮豆干、“豬腸灌”、奶油花生酥、客家腐皮卷等,各具特色。梅州特產客家娘酒,則是品嘗客家美食的絕佳搭檔。
潮汕美食:俗話說,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菜。曾有調查顯示,多數游客對潮汕地區最大的旅游樂趣,首先來源于當地美食,尤以富有地方風味的潮汕小吃最能啟發鄉情,深受華僑和各地游客喜愛。而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為主,海鮮、湯類最具特色,口味清鮮不油膩,其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菜、清湯蟹丸等。此外,汕尾的馬鮫丸美譽度很高,而除了魚丸,汕尾地區更有眾多不同的吃魚法。
自駕車交通攻略:
梅州自駕線路:由廣州出發,經廣惠高速,惠河高速,梅河高速,可直達梅州,路程約400公里。
潮州自駕線路:從廣州出發,經廣惠高速、深汕高速西段,到東段至揭東,再到潮州、汕頭。
廣州至潮州約480公里,路橋費約185元。
推薦線路:廈門鼓浪嶼、潮州古城、汕頭3天 (省內游專線:020-628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