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山紀念堂介紹: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全國及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由我國著名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9年動工,1931完成。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筑力學的結構原理,采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筑空間內不設一柱,更顯氣勢恢宏。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6600平房米,高52米,舞臺口寬15米,深20米,座位3238個。
中山紀念堂前,矗立著孫中山先生的塑像,而紀念堂的正面則懸掛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金字匾額。塑像與匾額交相輝映,共同抒寫了這位風云人物偉大的一生。中山紀念堂的前后左右四個重檐拱托著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頂蓋。整座建筑威嚴、肅穆,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中山紀念堂中的古樹名木、云鶴華表,雄偉俊挺,頗有力拔山兮之貌;外觀的黃墻紅柱,配以藍色琉璃瓦,眼光下燦燦閃耀,既瑰麗旖旎,又莊嚴渾厚;堂后屹立于越秀山山頂的中山紀念碑,氣魄非凡,挺拔向上,頗有沖天之勢;中山紀念堂內的觀眾大廳,廳頂呈圓蓋形,是用玻璃鑲嵌的一個大吊頂,廳內沒有任何支柱,不會阻礙視線,而且基本上沒有回聲,是建筑藝術中的杰作。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1936年,廣州市各界人士在此舉行禁煙大游行;1945年9月,駐廣州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在這里簽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種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活動、省市的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都在這里舉行,如教育基金百萬行、廣州國際集體婚禮、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紀念紅軍長征60周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等等。
解放前夕,中山紀念堂因年久失修,已嚴重損壞。解放后,人民政府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至1988年曾七次撥出專款對各項設施進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撥款6000萬元,對中山紀念堂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性大維修,更換了中央空調、燈光、音響、座椅,重新改造了貴賓室,化妝間、舞臺,增加了消防噴淋系統和保安監控系統,中山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銅材鑄造,對廣場、環境亦作了進一步的美化,使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筑物煥發出勃勃生機,從80年代初向游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游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喜愛的參觀游覽勝地。
中山紀念堂交通
1、地鐵二號線紀念堂站下車即可到達。
2、可乘公交2、27、42、56、62、74、80、83、85、185、133、204、209、224A、224、229、261路車到中山紀念堂站下
中山紀念堂門票及開放時間
中山紀念堂門票:5元;
中山紀念堂套票(含參觀大堂及陳列館):10元。10人以上集體進園的小學生憑學校證明按票價五折優惠。10人以上集體進園的大中學生憑學校證明按票價八折優惠。 8:00-18:00開放。
中山紀念堂附:每天9時、10時、11時、14時、15時、16時可為游客免費講解,有需要的游客可在大堂的主體建筑門口與服務員聯系。
如想了解更多廣東省內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廣東省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