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物種豐富,菜肴的主要原料有蛇、野兔、山羊、麂等野味及豬肉、鮮魚、禽蛋、蔬菜、豆類、香菇、紅菇、筍等。當地特色菜有雞茸金絲筍、蘭花蛇絲、菊花草魚、泥鰍粉絲等。
武夷山的“特色宴”名揚天下,其中“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傳奇色彩的神仙宴;“八卦宴”盛行800年而不衰;“蛇宴”花樣繁多,鮮美無比。如果你能喝兩盅的話,那么武夷留香、武夷沁泉、菊花酒、五步蛇酒以及十月白米酒都是不錯的選擇。
特別提醒:
1、不要食用國家保護的動植物,即使有人拉你去吃,也還應該以潔身自好為上。
2、包車司機或導游帶去吃飯的餐館通常價格會高一些,記得還價或自己找地方吃。
3、吃套餐比點菜實惠,就算是吃套餐也可以先看菜單,把不喜歡的換成喜歡的。
4、風景區內的小吃很便宜,紫溪粉有點象加粗的桂林米粉。
5、保護區里只有桐木村附近才有地方吃飯,最好自帶干糧,不然就一定要狠狠砍價。
餐飲特色菜推薦
名稱: 稞仔 名稱: 涼水仔 名稱: 仙人糕 名稱: 火燒豆莢 名稱: 鼠曲稞 名稱: 飴仔 名稱: 文公菜 名稱: 九曲竹筏 名稱: 撥霞供(涮兔肉) 名稱: 蛇宴 名稱: 嵐谷熏鵝 名稱: 八卦宴 名稱: 幔亭宴 旅游咨詢熱線:020-62833333
介紹: “稞仔”,獨樹一幟的五夷山風味小吃,由上等早米磨漿瀝干后,做成小姆指狀條塊,再調以佐料,加上精肥俱備的豬肉片,火蒸而成。形態美觀,色、香、味俱全。
名稱: 胡麻飯
介紹: “胡麻飯”是武夷山最遠古的傳統小吃,俗稱麻糍粿。以上好的糯米用水浸透后蒸熟,置石臼中用木槌打爛、揉成小團,拌上芝麻、白糖,香甜可口,食后耐餓。在不少武夷山神話傳說中,神仙都用胡麻飯招待鄉人,被稱為神仙飯。吳屯的金糍(以柴灰淋水浸糯米)、金粽,星村、興田的白粿也都和胡麻飯一樣講究糯、甜、滑的風味。
介紹: “涼水仔”是武夷山傳統清涼風味飲料,系用野生的薜荔果,將仔剝出曝曬后加工制成的半凝固涼飲料,調以蜂蜜食用,具有解熱消暑,提神健身之功效。
介紹: “仙人糕”也是人們喜愛的清涼飲料。它是用一種叫仙人菜的野草經特制加工而成的,具有野草的芳香,食后回味長久。
介紹: “火燒豆莢”是村民別有情趣的一種獨特小吃。中秋節前后正是田埂豆飽滿之時,在坪上架起一堆火,將田埂豆連桿帶莢掛在火上燒熟,剝皮后食之,有一種特殊的田園風味,有諺語云:“火燒豆莢坪,不吃也有名”。
介紹: “鼠曲稞”即清明稞。是武夷山人精工細作而成的絕妙點心。在清明前,采摘鮮嫩的鼠曲草搗爛,取用草汁和入米漿,蒸熟,包上香菇、筍絲、肉絲、腌菜等制成的餡,做成綠色的大餃子。農村還有不包餡做成磚塊大小的粿。特點是保存時間長。
介紹: “飴仔”是武夷山人七月半鬼節制作的節粿。用稠米漿為皮,餡有甜咸兩味,外面用芭蕉芋葉包成長方形。清香可口。鼠曲粿、飴仔等節令食品,可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因而從古至今,久傳不衰。
介紹: 傳說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武夷精舍講學之余,曾親手制作了“十錦”,用以宴請賓客。由于朱熹謚號“文公”,所以人們把他創制出來的菜稱為“文公菜”。文公菜800年來一直在武夷山一帶的民間流傳,成為當地的傳統名菜。現在當地的學生在考試前,家人必備此菜,祈愿考生才思敏捷。這道菜此菜原料為豬精肉、精粉、雞蛋、白扁豆,味道可口,極富營養,是武夷山有名的特色菜。
介紹: 武夷賓館創制的“九曲竹筏”是來到武夷山旅游的人不可不嘗的佳肴。“竹筏”是用香菇、精肉或鮮河魚切成末做肉餡,再用筍片將其卷成長筒形,似根根毛竹,前端再用一把細竹技橫穿而過,使之微微上翹。竹筏上有一個用蘿卜雕成的“艄公”,頭戴一頂用香菇做成的“斗笠”,手持一根用芹菜管制成的“竹篙”。“九曲竹筏” 不僅造型逼真,入口外脆里嫩,味道十分鮮美。
介紹: 即涮兔肉,食法與北方的涮羊肉相似。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淳佑年間(1241-1252年),福建泉州人林洪撰寫的《山家清供》一書說到他游武夷山時,在雪天打到一只兔子,學著山里人將兔肉批成薄片,在熱湯里涮熟后醮著酒醬椒料吃。由于燙熟的兔肉色澤宛如云霞,便將此佳肴取名為“撥霞供”。
介紹: 武夷山是“蛇的王國”,各種蛇宴花樣繁多,美味無比。主要有炒龍排、炒龍蛋、煮龍珠、蛟龍戲水、龍虎斗等。特別是龍鳳湯,“湯清見底,面無油珠,肉爛無腥”,盛放在上等餐具里,揭蓋時香味四溢。
介紹: 先將鵝肉煮熟,然后再涂抹上辣椒、白鹽、味精、上等油,其次將涂抹好了的熏鵝架于底下放著糯米(桂葉、茶葉等)的鍋中,用柴火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只嵐谷熏鵝就出爐了。在市區、火車站以及度假區都有出售,一斤在15~20元之間。
介紹: 八卦宴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創制并用來待客的一種禮儀。八卦宴以朱熹平時的飲食為基礎,菜肴中有拼盤、羹、湯、丸等形式,制作上有煎、炸、清燉等烹飪方法。八卦宴最大的特色是名種菜肴的排列,無不按照朱熹所推崇的八卦圖來進行。排列方法是:先在八仙桌上畫上八卦圖,正中為太極、其八方分別為乾、坤、震、巽、艮、坎、離、兌八種卦覆、各陳列上一道有關卦理意義、富有武夷山風味的佳肴,整個宴席猶如一幅八卦圖,可謂匠心獨具。在菜肴名上,更是寓意悠遠。太極之首為翡翠羹;易生兩儀,分別置上玄天混丸和太乙陰陽蛋;兩儀生四象,分別為百發圓子、蓮塘君子,桂花蝦仁,油燜雙冬。這四道菜還暗寓了春夏秋冬四季之象。按八卦方位,每方位上的菜肴又分別為素炒鱔魚絲,香油鳳腿、酒釀冬菇,宮保雞丁、竹筍肉絲、溜雞肝卷、白炒木耳、八寶吉祥。
介紹: 武夷山具有傳奇色彩的神仙宴。幔亭宴的餐廳是仿明代武夷山民居建筑而成。席上有武夷山村的土菜:武夷晨曦冷盤,南瓜脯、酸辣芽絲、茄子干、腌蕨苗、薰味田龍等十個小碟;以民間菜:文公迎賓、嵐谷薰鵝、彭祖佳肴、四寶蛋菇、龍游鳳舞、五彩麂肉絲等做為主菜;有鼠曲餃,仙人豆腐、冬蟲夏草等用山中野草野菜加工而成的鄉間點心;還有家釀多年的白米酒;并響起“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曲子,使賓客們仿佛進入武夷洞天仙府,飄飄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