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介紹: 張家界的土家族飲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鐘愛臘、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特色菜有臘豬頭、“團年菜”、血豆腐、合渣、酸魚肉、泥鰍鉆豆腐、烏雞天麻湯等;風味小吃有社飯、豬血稀飯等。在張家界景區附近的賓館用餐是非常貴的,蔬菜15元以上,帶肉的菜每份30元以上,野味菜80元以上,如野豬肉、竹雞、樅菌等。總之,在景區周圍消費,一要有貴的思想準備,二就是千萬不要忘記講價。 吃在張家界市區介紹: 在張家界市區,好吃的很多,價格又很便宜。如果你的肚子在景區飽受委屈,在這里可以完全放開了! 早餐:可以嘗嘗市區連鎖經營的“雪云大包”,5角一只很大個,有許多品種,推薦香菇筍肉辣椒包,香辣多汁。再來一份熱騰騰的豆漿,每杯1元,足夠你精神飽滿地去爬山了。 午餐/晚餐:首先推薦張家界的特色菜——三下鍋。所謂“三下鍋”,就是由三種主料做成,燉著不放湯的火鍋。最負盛名的是鳳灣大橋附近的“胡師傅三下鍋”(10路車可到),15元一份,兩三個人最實惠經濟的是點30元的分量。特色菜是干煸腸子和干煸核桃肉,可以放在一個鍋里燉,味道超好。順便點一份酸蘿卜,脆脆酸酸的,讓人流口水。 喜歡吃魚頭?那就去三角坪,那里有老武魚頭火鍋店(7路車可到)。湯是用張家界本地產的小櫻桃西紅柿燉的,很鮮美。魚頭15元一斤,送一碟蔬菜、一碟面條。人均消費不到30元就可以吃得很舒服。 如果腰包比較鼓,可以腐敗一把,吃些野味。推薦無味酒家(在大庸橋往景區去的路上,距離大庸橋公園很近,需要打的過去,15元以內),名字有些嘩眾,味道還是不錯。有野豬肉,巴毛鼠,麂子肉,臘肉等,特別推薦本地特色菜黃子肉,又稱苗家酸肉。 另外,市區北正街一條路過去,好吃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李師傅脆獨(口味清淡)、軍哥腸子館、樂口福、烏龍山寨、音樂廚房等,有時間不妨專程過去品嘗一下。 夜宵:一到晚上,市區滿街都是大排檔,50元錢可以讓四個人吃得很不錯。最集中的是人民電影院附近,夜市一路子排開,熙熙攘攘。揀人多的地方坐下吧,沒錯的。 另外,認準電影院對門賣泡菜的小攤,那里的酸黃瓜和酸蘿卜又脆又入味。聊著天、伴著酒,一盤盤小菜很快就見底了。
特色菜介紹: 名稱: 血豆腐 介紹: 血豆腐,就是將豆腐和豬血、豬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狀,捋成卵形,以竹篩置火炕上,煙熏烤成臘黃,吃起來耐嚼味香,是土家特色菜,當地人常以其下酒。
名稱: 團年菜 介紹: 團年菜又稱“合菜”,為土家族過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將蘿卜、豆腐、白菜、火蔥、豬肉、紅辣椒條等合成一鼎鍋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還別有深意。它象征五谷豐登,合家團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榮傳統。 名稱: 社飯 介紹:社飯是土家人每年二月社日必食的佳節飯。做法是先于節日前上山扯來野蔥、社菜,洗凈剁碎,放于鍋中焙干。煮飯時,先將肥臘肉炒香,鏟出待用。煮飯時以三分糯米和一分粘米混煮,粘米半熟后方下糯米,然后將米湯濾凈,放進社菜、胡蔥和臘肉,攪拌均勻,陰火燜熟。揭開鍋蓋,香氣盈室 名稱: 豬血稀飯 介紹: 豬血稀飯,為土家人祭祀、祭祖等特定場合具有特殊用途特殊意義的特殊食品。每年三月,是“白帝天王”的生日,屆時土家人殺豬祭祀。廟祝時煮豬血稀飯祭于神前。凡祭祀之人,都要分吃豬血稀飯一碗。此外,過年殺豬祭祖,也煮豬血稀飯。寨子里逢人都可舀一碗吃。有遠道來客,更要請吃一碗。 名稱: 酸魚肉 介紹: 土家飲食加工花樣頗多,吃法講究,菜肴講究酸、辣、香。夏天,天氣炎熱,不宜吃葷腥,魚、豬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魚肉,既不油膩,又防腐、爽口,是招待賓客的佳品。
名稱: 合渣 介紹: 合渣是土家極喜歡的菜肴。以黃豆粉摻青菜葉溫火煮,味美易咽,營養豐富。
名稱: 烏雞天麻湯 介紹: 烏雞天麻湯極具營養價值,是民間滋補“秘方”。張家界八大公山一帶的天麻,色金黃,透明發亮,是天麻中的上品,可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偏癱,又滋補,又治病,兩全其美。
詳情張家界旅游咨詢熱線:020-6283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