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當時館址定在開封,1961年遷至鄭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文物藏品13萬余件。
中文名稱: 河南博物院
類 別: 綜合性博物館
地 點: 1961年遷至鄭州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館藏精品: 蓮鶴方壺、骨笛
創建時間: 1927年
藏品數量: 13萬余件
占地面積: 10萬平方米
院舍介紹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致,文物薈萃。從上古時候起,地處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的洛陽,開封,安陽,都曾經做過整個國家的都城,為一時繁華之地。雖然黃河的泛濫和戰爭摧毀了人們一次次建立在這里的都城,但他們所創造的無數物品卻存留了下來,所以河南的文物數量質量之高就不足為奇了。
河南博物院是現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由1927年在開封創建的河南博物館發展過來的,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館、省立博物館等,并于1961年由開封遷至鄭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館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并,更名為河南博物院。
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環境幽雅的鄭州市農業路中段,占地面積156畝,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其主體建筑由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登封元代觀星臺為原型,經藝術夸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整個建筑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致,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堪稱一座凝聚著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志性建筑。
河南博物院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現代博物館,它包括廣場、序幕大廳、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陳列館、文物庫房、學術報告廳、電教樓、觀眾參與和娛樂廳、觀眾餐飲茶座、觀眾休息廳、貴賓接待、河南博物館室、紀念品商場、廣播室、計算機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建筑群外部還設計有40%左右的園林綠地,形成“館中園、園中館”的優美格局。
它具有中央空調系統、自動消防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高級電力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文物科學保護系統、電化教育系統和樓宇自動化系統組成。文物收藏能力按20年發展遠景計算,可達30萬件,接待觀眾的方式還將逐步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數碼式多種語音導覽設備。
目前,河南博物院薈萃全省館藏文物精品3000余件,首批推出8個不同類型陳列。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一、二級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內設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展覽館。首批推出2個基本陳列和6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
珍貴院藏
1.蓮鶴方壺
春秋。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省新鄭城關李家樓村。為河南博物院第一批收藏品,開啟了河南文物事業的先路。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只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重器。構思新穎,設計巧妙。
2.骨笛
出土于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被譽為“中華音樂文明之源”。它是用鶴類動物的腿骨鉆7個音孔制作而成。在第6孔與第7孔之間還有一個用來調節音差的小孔。經測試,用它能吹奏出七聲齊備的下徵調音階。賈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被稱為“中華第一笛”。長23.1厘米,七孔。這支骨笛證明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發明了七聲音階。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3.云紋銅禁
春秋。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號楚墓。長方形的箱形器身由五層銅梗支撐的透雕云紋構成;禁底有12只龍形怪獸張口吐舌,有不勝重負之感;而禁的四周攀附的12條夔龍勾首伸舌,仿佛要吞飲禁上的美酒。這件造型奇妙的銅禁的出土說明,公元前591至公元前560年,中國古代工匠就已熟練地運用了稱為“失蠟法”的青銅鑄造工藝。
4.象牙蘿卜、象牙白菜
兩件藝術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備。蘿卜由深到淺的紅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連蘿卜上面的根須,和須上沒有洗干凈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綠鮮嫩,形象逼真,葉子脈絡清晰,顯得生機盎然。趴在蘿卜、白菜上的大肚蟈蟈,造型飽滿逼真。
5.獸面乳釘紋銅方鼎
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
6.“婦好”鸮尊
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它的出現證明中國青銅時代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7.玉柄鐵劍
出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西周晚期器物。
8.四神云氣圖
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碭山梁國王陵區柿園墓,西漢早期。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
9.武曌金簡
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極峰,唐代早期。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金簡。
10.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出土于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北宋晚期器物。是中國的稀世珍寶,絕世無雙。汝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魁首。汝官窯系御用瓷,燒造時間極短,只在北宋晚期燒了大約20年。之后,汝窯消失,技術失傳。公認的傳世汝官瓷僅67件半,市場上難得一見。文獻記載:汝窯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五件,這件是唯一一件經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彌足珍貴!
參觀指南
地 址: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8號
交通線路:B1、83、32路、39路、42路、61路、69路、96路公交車
開放時間:
春秋冬:9:00——17:00(16:00停止發票):
夏:9:00——17:30(16:30停止發票)
閉 館 日:星期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
郵 編:450002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