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阿拉丁神話中的美好國度 亞洲最富庶的袖珍小國
文萊的全稱是文萊達魯薩蘭國,在馬來語中是和平之邦的意思。
文萊仿佛是阿拉丁神話中的國度,金碧輝煌的皇家建筑、彬彬有禮的國民、富庶的百姓生活。當陣陣寒風向北半球吹來時,文萊卻與春夏熱情碰撞……
文萊,這個亞洲最富庶的袖珍小國,有著“小”和“富”的特色。文萊有著161公里的海岸線,不到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么一個小小的國家,卻憑借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優勢而富庶于世。
關于文萊的話題,除了富裕就是清真寺,而清真寺又是富裕的見證。我們看到,街上到處可見金碧輝煌的“洋蔥頭”清真寺,閃閃生輝,為城市那一條條平坦寬闊且潔凈如洗的街道添上金光。著名的杰米清真寺是必游的景點,它是文萊第29任也即是現任蘇丹于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因此被稱為“國王的清真寺”。該寺共有29個圓拱金頂,每個均由45公斤的黃金制成。富有是人們形容文萊時使用的詞匯,參觀杰米清真寺確實讓我從中窺見一斑。
斯里巴加灣市,最初只是文萊河入海處的一片沼澤地,如今是文萊的首都。城區小到步行一個小時就能轉完一圈。走在大街上,我們很少能夠看到行人,靜靜的城市中只有來往車輛發出的沙沙聲音。由于文萊人的富有,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至兩輛汽車,他們早已習慣了以車代步,所以很少走路。
斯里巴加灣市分為舊城區和新城區兩部分。舊城區是“水上村落”,建在水上,水下是一排排木樁,樁上搭建木屋,也有街巷之分,許多住房刷上了顏色鮮艷的油漆。我們在其中一戶村民家中作客,邊品嘗他們親手制作的馬來糕點,邊觀賞掛滿四面墻壁的精美的手工藝品。村民們的熱情好客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踩在房內厚厚的地毯上,完全想象不出下面就是河水。村長介紹說,水上村落是文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因為文萊國王的先輩們均住在水上,所以水上村落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被保留了下來,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