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產介紹: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以其皮薄肉厚,肉色紅艷,香氣濃郁,味鮮美回甜而名揚海內外。宣威火腿又叫云腿,由于產于滇東北的宣威縣而得名。它的制作采用當地的烏蒙豬、膘厚肉細。取豬后腿,切成琵琶狀,用鹽巴反復搓揉直至鹽滲入肉中,再進行腌制,待自然發酵,半年以后才腌制成。當火腿皮青稍呈綠色時,用針在三個不同的部位試針,如有“三針清香”時,即為合格產品。宣威火腿的歷史已數百年。1923年在廣州舉行的一次食品比賽會上,當孫中山先生品嘗了宣威火腿為主要原料的昆明罐頭廠的原名“德和罐頭廠”便是因孫中山先生的題詞而取的廠名。隨著宣威縣有關部門發明的“無霉火腿”,使得宣威火腿的銷售形式也從過去的整只出售、罐頭裝,增加為切片保鮮袋裝,分部位袋裝及盒裝、筒裝、瓶裝。宣威火腿可以炒、煮、煎、炸、蒸、燴、煮等其味均鮮、香美,可使胃口大增。昆明各副食品商店、各大百貨商場均有出售。火腿是按部位論價。
云南貢米
云南的貢米,是過去當地官府同朝廷進獻的貢米,貢米有紫火,遮放米,八寶米,紫,屬糯米類,米色紫黑,味香甜,粘而不膩,產于墨江一帶,是元代,明代的進貢米,遮放米,屬欽米,色澤白潤如玉,顆粒大而長,產于潞西縣遮放鄉戶悶村允午社。用遮放米煮飯,香欽可口,如有油潤感,營養豐富,飯冷后不會變硬,只是易粘結,是清朝的進貢米。八寶米,以香味濃,甘甜滋潤,富有油脂,顆粒大,滑感強,形色養,成熟快,產量高八大優點而聞名,八寶米產于廣南縣八寶鄉八寶河畔的兩個苗族寨子,歷代都作為貢米。
干巴菌
干巴首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學名:繡球菌。使叨對花茵、馬牙菌等。它生 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目貌不揚、黑黑的用自一層白色。 但味道卻鮮雪無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于巴茵炒青辣椒 或紗雞蛋,其味妙不可言,新鮮上市價格:每公斤一百元左右。各副食品店、各商場有罐頭出售。
云南白藥
云南白藥云南日約被譽為傷 科對藥,是純中成藥品。它的研制人是云南民間醫生曲煥章,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白藥二十世紀初行銷于世一直受到海內外的贊譽,1979年、1984年、1989年 三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白藥是主治各種跌打損歷、紅腫 瘡毒、婦科血癥、咽喉腫痛及慢性胃病的特效藥品。為家庭必備良 藥。昆明幣一般藥店 各大百貨商場均有出售、云南白藥除了傳統 瓶裝和膠囊刑兩種外,在云南白藥的基礎上又新研制開發出酊 、膏等系列藥品。
松茸
松茸是野生的珍貴真菌。 學名為松口蘑、別名叫大花菌哐松茵、剝皮茵筆者。云南生長的松 茸個大,莖柄粗,肉質純白細嫩香味濃郁。松茸有很高的營美價 值,味道鮮美、藥用價值高,歐洲及日本古時就視松茸為山珍,在 日本是高級禮品,古代時就作為百姓向貴族皇家進獻的貢品。
三七
又叫田七,主要產于云南省文山州,是云南省著名的中藥材,清朝醫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載:“人參補所第一,三七生用有止血強心,散瘀生新、消腫定痛的極好能,熟用能活血、補血、強壯補虛的療效。“云南白藥”的主要成份 便是三七。三七的根、莖、花、葉均可人藥。用三七做成的食療補 品如:“三七汽鍋雞”、“三七汽鍋鴿子”等名揚海內外,深受人門的喜愛。三七及三七系列產品暢銷東南亞,并且進人了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際幣場,是云南省的傳統出口商品。在昆明的中成藥店及各大百貨商場均有出售。店據不僅有三七頭賣,還有方便服用的生,熟之三七粉、三七片、三七丹參茶、三七雞精、三七花等。
天麻
天麻,也叫赤箭、定風 草、水洋芋等名。天麻是著名的中藥村,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其干 燥炔莖人藥,已有二白多年的歷史。《神農本事經》記載著天麻有 治療驚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功效。在我國,云南省是天麻的主 要生產地之一.所出產的天麻稱為云天麻。云南天麻產地集中在 昭通地區的鎮雄、彝良、威信、大關、鹽津、綏江、永善等縣其中 以彝良、鎮雄出產的天麻量最多,彝良小草壩的天麻中外最有名。 另。怒江、中甸等地也有天麻產出。昆明市各中成藥店均有天麻 出售。天麻分為野生及種植兩類,野生天麻藥效好、價格高。各大百 貨商場也有出售。以天麻制成的天麻片和天麻補酒其療效也深受 人門贊譽。
蟲草
又稱冬蟲夏草,與人參、 鹿茸齊名。蟲草含有蟲草酸、維生系B12、脂肪、蛋白等。除了藥用 外還是名貴的滋補品。年老體弱、病后體虛及平常食用都能強自健 體。它是一種在冬天吃了蟲,夏天長出子座的真菌。蟲草并非是蟲。 而是植物。夏季是采摘蟲草的最佳時間,因其形成“夏草”時,內含 的有效成份為最多。昆明市各種藥店、各大百貨商場有售。
云子
云子是云南生產的圍棋子。云子的日子潔白如雪、潤如玉石。透光一照呈談黃色、黑子漆黑 如夜,卻又可透光呈碧綠色十分美麗。據自糧記載,云子最早始于 唐宋、盛于明清,曾是向皇室進獻的貢品。在云南最初產于云南永 昌府(今天的保山幣),古稱“云扁’、‘云窯子’,加今在昆明生產。 產品出口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云子是享譽中外的圍棋佳品。 昆明各大百貨商場有售。
斑銅工藝品
斑銅是用銅和其他金屬混在一起經處理而出現“有斑之銅”,用斑銅制成的工芤品西樸渾奪取,極富特色。斑銅工藝品是昆明享有盛名的特色商品之一,其中變形處理后的牛虎銅案、孔雀、虎斗象等更屬其代表之作。在大商場和工藝美術店有售。
木雕工藝品
用比較珍貴的木料雕制成的各種動物、人像其他工藝品,古樸而別致,也是深受游客喜愛的東西。有興趣的話,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購一點帶回去,作為室內裝飾品,它們的特色應該是很足的,較為集中的木雕工藝品銷售點一是花鳥市場,二是翠湖南路的眾多工藝品店。
烤煙
云南烤煙,又稱云煙后云葉。以其品質優良,享有盛名。95年全國烤煙質量評比,云煙名列第一,自此馳名中外。云南生產的烤煙,除保證省內卷煙生產和外貿出口外,還供應全國22個省、市、區的84個卷煙廠,作為生產甲級卷煙的配料。如上海出產的"中華牌"高級香煙,配有云煙三分之一左右。云南卷煙優質名牌產品有16個牌號,21個規格,其中以云煙、紅塔山、阿詩瑪、石林、恭賀新嘻、紅山茶、紅梅、大重九、紅河等,最受消費者喜愛。云南烤煙,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歐洲、中東和港澳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珠寶玉石
云南富產玉石,又靠近珠寶玉石的盛產國緬甸。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騰沖、瑞麗、芒市等地為依托的珠寶玉石集散地。
云南的珠寶玉石中,以翡翠是一種硬玉,主產于緬甸。紅者為翡,綠者為翠,玉石多為翠。達到寶石級的翠玉有四種色調,即祖母綠、秧草綠、蘋果綠、翠綠。好的翡翠首先要色澤艷麗、光彩奪目。綠色的極品,只要投入指甲大的一點就可以將一盆清水映綠。其次要質地堅硬,翡翠晶體結構緊密,呈纖維交織狀。僅在昆明一地,經營珠寶玉石的公司、商店就達數萬家,經營的品種有剛玉類寶石的紅寶石、藍寶石;綠柱石類的祖母綠、海藍寶石、金剛石、石榴石(紫牙烏)、電氣石紫水晶、黃玉、蛋白石、橄欖石、綠松石、孔雀石、獨山石、岫石、瑪瑙、珍珠等。珠寶玉石正成為云南的一項大產業逐漸興起,馳名中外。在云南經營的珠寶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氣,品種有戒面、雞心、馬眼、杏子、元寶、玉鐲、寶塔珠項鏈、燈籠、花件,"五色星"(即紅、綠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箍心)、"八寶"(象征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征長壽和寶貴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種,還有大白菜、青獅、白象、飛馬等大型雕件。
昆明玻璃畫
昆明玻璃畫是昆明羽毛畫的姐妹畫。制作人員按設計好的圖案,在玻璃上進行反畫,采用國畫、油畫、水粉畫等多種繪畫技法,表現山川風光、名勝古跡、鳥獸魚蟲、奇花異草等內容,畫好后再涂上一層漆,最后全部封底。玻璃畫分平板玻璃畫和壓花玻璃畫兩種;畫面美觀大方,色彩鮮艷明快,層次分明,且永不褪色,是裝飾居室、美化環境的佳品。
羽毛畫
羽毛畫是利用云南豐富的野禽、家禽的羽毛按照設計好的圖案,經手工粘接而成。它具有色彩天然,立體感強,永不褪色,美觀大方等特色是云南工藝美術中的一枝奇葩。
羽毛畫分昆明羽毛畫和大理羽毛畫。昆明羽毛畫有反映云南少數民族人物的畫面,有百鳥朝鳳等圖案,也有路南石林、西山龍門、黑龍潭、大觀樓和奇花異卉的形象。大理羽毛畫則多以反映大理白族地區少數民族、山水風光為主要特色如白族少女、蒼山洱海、三塔、蝴蝶泉等。
路南挑花
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縣撒尼人傳統工藝,歷史悠久。挑花是刺繡的一種,以挑花裝飾挎包、衣物、頭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飾特色,它具有民間產品的夸張的色彩美。路南挑花主要產品有背包、桌布、窗簾、服飾等。挑花手法多樣,有單面挑、雙面挑;有素色挑,有新色絲線挑花。有的產品有挑,有繡,有補,成品或精巧,或粗放,充分表現了撒尼人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昆明大頭菜
系用薺菜根腌制而成,其色黑,所以又名“黑薺”,分為玫瑰黑薺與甜味黑薺而種。在副食品中其用途很廣,可生吃,可炒肉,可涼拌,作春卷、燒賣等,若加入少許黑薺、頗能抬味,昆明人吃涼米線,也喜歡加上一點黑薺絲。過去昆明允香齋的出品最為有名,《續修昆明縣志》記載:“大頭菜,甘香脆美,以三牌坊允香齋及西倉坡下和羹醬園所制最佳,運銷亦廣。”現在市內各醬彩鋪、銷售點均有,分為盒裝及散裝,盒裝最適宜作當地土特產禮物送人。
烏銅走銀(金)
烏銅走銀(金)清代康熙雍正時期初創,至今已有約200年的歷史。烏銅即烏黑色的銅、下次奶即鍍銀。就是在里銅的表面先縷刻出精美的紋飾圖案,然后在陰刻的紋飾內鍍上銀(或金)子使其在莊重深沉的黑底上襯托著銀(金)光閃閃效果,使工藝品顯得雍容華貴、瑰麗多姿。如用斑銅制作,效果更佳。
制作烏銅走銀(金)是一項復雜的工藝,匠人須掌握冶煉合金、雕刻造型、書法繪畫、微雕等技藝。其工藝品一般有小花瓶、筆筒、墨盒等常見的花紋圖案有花鳥魚蟲、梅蘭竹菊、龍鳳鹿鶴等。
云南竹蓀
竹蓀又名:竹參、竹笙、面紗菌等名稱。是云南特有的一種名貴食用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珍貴食用菌。整個菌體十分美麗,有“真菌之花”、“蘑菇女皇”之稱。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艷稀有珍貴,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又是醫學上的新秀,有人取竹蓀與肉共煮,取湯在28~30度下培養,以與不加竹蓀的肉湯作對照,發現竹蓀肉湯比肉湯變壞速度遲2~天,表明竹蓀確有抑制微生物活動的作用。
雞火酥
雞火酥是滇式酥皮點心。餡料主要采用云南特產,野生食用菌鮮雞棕和熟云腿,加白糖、熟豬油等拌合而成,故而得名。
雞棕屬蟻巢菌,肉質肥嫩、香氣清芬、食味鮮矩,是不可多得的山珍,在滇菜的原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廚師集雞棕熟調方法之大成,將雞棕和云腿這兩大地方風味特產調和在一起,且甜中有咸,甜咸適中,老少皆宜。
皮坯是用水油酥面團和干油酥面團經包酥、搟壓等工序制成的多層次的酥皮,經入烤爐烘烤后色澤金黃,香味撲鼻,誘人食欲。待放入口中,皮坯酥化,層次分離,餡心口味甘美獨特。雞火酥的外形有橢圓和圓形兩種,若能在盛夏雞棕上市季節,用鮮雞棕制作,口味最好。有時雞棕落潮,也可用干雞棕經水發后制成餡心,其味就比不上鮮雞棕好。
昆明豌豆粉
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制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后,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后凝回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姜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后烹調可熱吃或涼吃。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于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癥。
雞縱
雞縱是云南省特產的一種名貴食用菌。它以肉質細嫩爽口,含有鈣、磷、鐵、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味道特別鮮甜而著稱。群眾認為,雞縱是各種食用菌中最好的一種。來到云南的國內外人士,凡是品嘗過雞縱的,總是眾口一詞辭地稱贊:確實名不虛傳。有的人慕名而來,因為錯過產季,未能嘗鮮,還深以為憾。這時,熱情好客的主人即以加工制作而風味依然的干、腌、油雞縱餉客,使客人得飽口福,遺憾冰釋,滿意歸去。雞縱的吃法很多,生熟炒煮煲湯皆宜,用雞縱可以制作多種名菜,如涼拌雞縱、紅燒雞縱、生煎雞縱、火腿夾雞縱等等。雞縱經過晾曬、鹽漬或植物油煎制而成干雞縱、腌雞縱或油雞縱,可以貯存較長時間,以備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雞縱的特殊風味。
云南茶葉
云南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是云南傳統的主要商品。建國以來,中央和省委、聲政府十分重視云南茶葉的發展。經過50年的努力,云南茶園面積居全國第一,茶葉成為云南的一項支柱產業,也是數百萬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和地方財政的一項主要稅源。
50年的發展歷程,云南茶葉產量經歷了兩個階段,70年代前是種植面積和產業產量的單純增加;70年代后,農業科研部門提出了選擇品種、老茶園改造、采用新技術發展速生密植免耕茶園,平衡施肥,推廣無性良種,病蟲害防治技術等農業技術措施;茶葉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生產,產品多樣化,國內外茶葉市場進一步擴大,茶葉企業集團逐步發展,云南茶葉產業化的建設已一個新臺階,成為效益較顯著的綠色產業。2000年,全省種植面積245萬畝,茶葉產量7.75萬噸,茶葉工農業總產值13億多元,農業產值8億多元。
云南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品種優勢,故云南茶葉有著時間早(1月份就有早春茶上市),農藥及重金屬含量底(低于全國水平,符合歐盟標準),且產茶時間長(一般茶元11月份才停采),品種齊全的優勢。所以云南出產"滇紅"、"普洱茶"和云南綠茶在國內外市場都享有盛譽。
云南茶葉分為云南工夫紅茶和云南紅碎茶兩種:
云南工夫紅茶是中國紅茶的后起之秀,于1939年在順寧(今鳳慶縣)和佛海(今勐海)試制成功,由于形美、色艷、香高。品質優良,我國茶葉界有:"云南工夫茶,色艷味具佳,做工極精巧,聲譽遍天涯",之稱,順寧生產的工夫紅茶首批出口到倫敦就受到茶葉界行家高度贊揚,視為茶中之珍品。多年來被選定為中國外交禮茶,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友誼的信物之一。
云南工夫紅茶,是選用含茶多酚物質較豐富的云南大葉茶作原料,采用科學方法和嚴格的工藝精致而成,其外形條索緊結雄壯,色澤烏潤,金毫濃醇,香氣香郁,水浸出物高達40%以上,在全國評比中外列前矛,其品質可與印度、斯里蘭卡紅茶譬美。 云南工夫茶是傳統的出口商品,主銷俄羅斯、波蘭等東歐各國,近年擴大到西歐、北歐和北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云南紅碎茶,其外形顆粒緊結,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后湯色紅艷,金圈突出,香氣馥郁,滋味鮮爽,1960年問世以來,它以出類拔萃的品質,受到國內外茶葉界行家的高度贊賞。"云南紅碎茶,品質耀中華,若與印斯比,無愧錦上花"。印度茶葉行家認為,云南紅碎茶品質可與印度阿薩姆良種所制高檔紅碎茶并駕齊驅。云南紅碎茶,是選用云南大葉種茶鮮尖作原料,采用科學方法精制而成,水浸出物達40%左右,符合國際衛生標準,宜加奶、糖飲用,主銷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云南十世界上茶樹的原產地,同時也是普洱茶的故鄉,古今中外負有盛名,據南寧李實《續博記載》記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區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說普洱茶,可見唐代就有茶葉貿易了,清朝趙敏學《本草綱木拾遺》寫道:"普洱茶出自云南普洱府,產攸樂、革登、倚邦、六茶山"現在的普洱茶縣在那時是滇南的重鎮,是茶的集散地,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名的專用名詞,一直沿用至今。六茶山現屬思茅地區和西雙版納州境內,這些地方山川秀麗,氣候溫和,冬春無霜雪,雨量充沛,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被成為茶葉的故鄉、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古傣文記載,早在1700年前,云南就有茶樹栽培,這個州的勐海縣南糯山上至今生長著800年前人工栽種的古老茶樹,被稱為"茶樹之王"。云南優厚的自然條件,孕育樂高產優質的云南大葉茶葉,它具有發芽早、育芽力強、生長期長、芽葉肥壯、茶葉柔軟等特點,成為制作普洱茶的特種原料。
云南普洱茶既不同紅茶,也不同于綠茶,是選用云南大葉種麗青毛茶經過發酵特殊工藝精制而成,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獨特的陳香,是一種老少皆益不可多的保健飲料之一、我國歷代不少文人學士吟詩贊頌,宋朝王禹,有詩云:"香于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賞唯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清人趙學敏又云:"普洱茶清香獨絕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公里尤大也。"曹學芹《紅樓功夢》對品飲云南普洱茶也有描述。
普洱茶以它獨特風格進入國際市場后,已受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歡迎不是偶然的。據法國的一家醫院臨床實驗證明,飲用云南普洱茶對脂肪新陳代謝作用明顯,對血脂的含量可下降百分之十三(一個月每日喝三碗),云南普洱茶還能加速降低血液中酒精含量。馬黎圣安東尼醫學臨床教學主任愛米雨卡羅比醫師實驗結果也證明,凡飲用云南普洱茶的百分之四十經以的病例有不同程序的體重減輕,年齡在40至50的病例效果更顯著,對降低人體所含類脂化合物效果好的占百分之三十四,效果中等的占百分三十三,對降低人體所含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血尿酸等不同程度的作用,所以云南普洱茶在日本、法國、西德、意大利、香港、澳米等國家和地區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之美稱。
昆明醫學院臨床實驗也證明:使用云南普洱茶醫治高脂血癥55例與療效好德降脂藥則與安妥明治療德31例對比,云南普洱茶的療效還高于安妥明,它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則與安妥明相似,且長期飲用無副作用。近年來,醫藥界研究并臨床實驗證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特別是濃的茶汁(100克茶加700毫升水煎煮)日服四次,可以治療細菌性痢疾。由于普洱茶性中和,刺激性不如紅茶,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酒等功能。
云南普洱茶有緊壓茶和散茶兩類:緊壓茶有云南沱茶、云南普洱沱茶(似碗形)、云南七子餅茶(似圓月)、普洱茶磚(為長方塊)。
云南普洱茶有越陳越香品質越好的特點,可以長期保存飲用,但注意既不以受潮又不要密封,更不能與異味物品一齊存放。飲用時每杯三至五克茶葉,沖入剛沸開水加蓋五分鐘可以飲用,用泉水和紫砂陶茶具泡飲更佳。
云南綠茶采用大葉種茶為原料精制而成,以味濃、香氣沉穩、回味郁長而著稱。包括曬青、炒青、烘青和蒸青以及各種名茶。
曬青茶:又稱滇青,是大味種茶鮮葉經殺青、揉捻后采用太陽光曬干而成的曬青綠虎、曬青茶按生產季節分為春尖、二水和谷花。高檔曬青茶具有色澤鮮綠、白毫顯露、條索緊直、鋒苗整齊、內體清香、滋味鮮純的特色。同時,也是普二茶的生產原料。其成品茶有春蕊、春芽、春尖、滇配和春玉五個花色。
滇綠:云南大葉種茶該制烘青是1964捻開始的。滇綠是用大葉種鮮葉經過殺青、揉捻、烘干而成烘青綠茶,具有色澤肥碩、緊直、白毫顯露,鋒苗完整秀麗,內體香氣鮮純、滋味醇厚、水色明亮、葉底嫩綠的特殊風格。為加工茉莉花茶的上好原料。
炒青:是云南大葉種茶鮮葉經殺青、揉捻、炒干而成,又稱磨鍋茶。
蒸青綠茶:是云南大葉種茶鮮葉經蒸汽殺青、揉捻、烘干制成的綠茶,又稱"蒸酶茶"。
名稱:云南綠茶中的名茶繁多,最著名的有:宜良寶洪茶,勐海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下關的蒼山雪綠、墨江云針、綠茶瑪玉茶、景谷大白茶,大關翠花的牟定化佛茶、龍山云毫、峨山銀毫、梁河回龍茶、清涼山磨鍋茶、龍生翠茗、CTC綠碎茶。
云南茉莉花茶:
云南茉莉花茶是云南茶葉中的后起之秀,發展勢頭良好,潛力巨大。云南茉莉花茶以大葉種烘青綠茶為茶坯熏花而成。具有耐沖泡、滋味濃醇、香氣濃爽持久、湯色黃綠明亮、回味甘長、具有茉莉花的芳香,又能品嘗茶的底韻的獨特品質。并且云南茉莉花還具有花期早(3月份就有鮮花)、長期長(11月份還有鮮花)之特點。故茉莉花茶不失為一個值得大力發展的新茶類。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