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日韩日本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人妻在线观看,开心网五月色婷婷综合,,少妇系列

客戶服務電話:020-62833333    固話撥打免費:8007166666
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中國旅游信息 > 江蘇 > 蘇州 > 文章介紹
旅游產品限時搶購

甪直古鎮

更新日期:2018-08-07       來源:中航國旅官網

蘇州甪直古鎮介紹:


       甪直(與“鹿直”同音),難識的地名,難忘的水鄉。一個作為蘇滬之間的水鄉古鎮,她穿越了2500多年的歷史風雨,歷經了蒼桑的歲月……至今依舊保留了她古樸醇正的風貌,吸引了廣大的中外游客,令人留連往返。


       甪直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臨于蘇州城東18公里,距上海58公里,從蘇滬機場路可直達蘇州市區和上海虹橋機場;經蘇州工業園區和甪昆公路可直轉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312國道或318國道;水路航道更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甪直古鎮鄉有很多有名的風味小吃,其中尤以“甫里鴨”和“甫里蹄”享于全國;水鄉獨有的吳東婦女服飾是古鎮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甪直歷史
       甪直與蘇州同齡,她萌動于春秋,綿延于兩漢,繁華于魏晉,勃發于明清。甪直擁有廣袤的沃野和湖泊,自古以來以農業發達著稱;古鎮保留了從春秋到清代以來的眾多名勝古跡,尤其是各個時代、各種式樣的古橋為多;古鎮居民還保留了幾百年前古老生活的意韻、淳樸、寧靜和幽雅……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古鎮獨特的文化氛圍和風土人情,讓甪直成為浮華背后的樂土。背上行囊去甪直,放松心情、滌蕩心靈、凈化靈魂;讓思緒隨小橋流水而來,飄過小巷古宅,漸漸遠去……

       甪直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內藏出自唐代塑圣楊惠之之手的羅漢塑壁藝術瑰寶,是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保圣圭原名保圣教寺,是創建于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蕭衍篤佛教,一做皇帝就大興寺廟。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于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遭了殃,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最盛時據稱殿宇5000多間,僧眾千人,范圍達半個鎮。便但到了元未又再衰頹。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興,當時規模有200多間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時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
       現在的保圣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寺內尚存:九羅漢圣跡、各代銅鏡展覽、青石經幢、鐵鐘、千年古銀杏、百年枸杞等寶貴歷史遺物。

       甪直塑壁羅漢
       據《吳郡甫里志》記載,原來的大雄寶殿是“宋祥符六年賜紫僧維吉重建”的,亦即建于公元1013年。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像,旁列羅漢十八尊,為圣手楊惠之所摹。神光閃耀,形貌如生,真得塑中三味者,江南北諸郡莫能及”。 但非常可惜,大雄寶殿1972年因失火,殿內西邊的塑壁羅漢全都成了碎泥,后經各方人士合力拯救,終在原址上建造保圣寺古物館。現館內羅漢塑像僅存一半,且還有殘缺,但仍不失為古典藝術的瑰寶。

       甪直甪端廣場
       在古鎮西口,穿過一座橫額上寫著“甪直古鎮”的高大石牌樓再向東前行,穿過甪直橋,迎面可見一座由石欄護圍的廠雕,那便是甪直鎮標;一頭造型獨特的獨角神獸——甪端。據《宋書·符瑞志》中說,他有兩大特異功能,一是速度飛快,能日行一萬八千里;二是信息靈通。他懂四方語言,了解遠方情況。甪直人選他作為鎮標,其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甪直澄湖出土文物館
       以展出澄湖遺址出土文物為主的文物館,館內陳列了不同時期、形態各異的水井;良渚文化時期的提梁壺;西周時期的陶尊、東周時期的銅削等珍貴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用生動形象的手段展示了甪直先民五千多年以來的生產、生活情景。

       甪直水鄉農具博物館
       成立于2003年9月的水鄉農具博物館,民列了7000多年前的石錛、石鐮;良渚文化晚期的青銅家具;漢代時期的鐵制農具;六朝以后出現的犁轅(由直轅--曲轅);宋、元、明、清時期趨于完美的一系列農具。給自古便傍水而居,以農業發達著稱的古鎮甪直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甪直陸龜蒙墓
       陸龜蒙祠本是陸龜蒙的宅園,當時園中有清風亭、光明閣、杞菊畦、雙竹堤、桂子軒、斗鴨池、垂虹橋、斗鴨欄等“小八景”。現祠宇已不存,遺跡僅有陸龜蒙衣冠冢和修復的清風亭、斗鴨池、其中衣冠冢和斗鴨池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陸龜蒙是晚唐文學家,生于蘇州,家世顯赫,自小勤讀經書,立志學成報國。然而懷才不遇,最后索性到甪直買田隱居。閑暇時,也常扁舟出游。他的詩大多反映水鄉生活,其中多為吳地景物。魯迅曾在《小品文的危機》中對他有高度的評價。

       甪直葉圣陶紀念館
       葉圣陶紀念館坐落在保圣寺西面,這里是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圣陶工作過的地方。甪直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當年葉老先生執教的幾處舊址重建,開為葉圣陶紀念館。
       葉圣陶,名紹鈞,1894年出生于蘇州懸橋巷一個平民家庭。因家境清貧,1912年于蘇州草橋中學畢業后,開始當小學教師并從事文學制作。1921年,與矛盾、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人生而為學的觀點。曾與朱自清、俞平伯等創辦了中國文學第一個詩刊《詩》,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童話集《稻草人》等。
       葉圣陶對甪直感情深厚,創作了不少以甪直為背景的小說,如《寒曉的琴歌》、《多收三五斗》、《高高銀杏樹》等等。葉圣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長的“搖籃”,臨終時更留下遺囑要將骨灰葬在甪直這個“第二故鄉”。

       甪直沈宅
       從保圣寺出來,經香花弄東行便見一座石門宅院,前有青磚照壁,上鐫“漪韻”兩字。這座宅院就曾是甪直教育家沈柏 寒的私邸。今天甪直小學的優良基礎,就是他當年付出的莫大努力,對甪直的貢獻不少。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五進,布局精巧,畫棟雕梁,具有清代建筑特點。沈家原為富豪,房產廣布,當時有沈半鎮之稱。沈宅占地約2500平方米,現修復開放的為其西部,約800平方米。沈宅的精華部分是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甪直鎮上最豪華的建筑,不僅寬大高敞,雕飾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軒,有冬暖夏涼之效。廳內琳埌滿目的雕飾可謂富家氣派十足。

       甪直萬盛米行
       “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堅八停泊著鄉村里出來的敞口船。里面裝載的是新米,把船身壓得很低。。。。”這是葉圣陶的小說名著《多收三五斗》里描寫的景象,“萬盛米行”也因此而聞名。萬盛米行的原型據聞是鎮南端殷家祠堂南的萬盛恒米行。始創于民國初,由鎮上沈、范兩家富商合伙經營。是“前店后場”的格式,店前的河埠頭,就是裝卸谷米的碼頭。一到新谷登場,這里舟船匯集,就會出現小說中所描繪的熱鬧場面。現要的萬盛米行。位于南市下塘街南面,門面為三開間朝西店鋪,面對河埠。店鋪設有售糧高柜,店鋪后則是寬敞的石板大院,兩廊陳列有稻作農具、加工谷米的各式器具,集江南農具之大成,再現了民國年間江南米市的風貌,成為一處具有水鄉生活特色景觀。

       甪直王韜紀念館
       王韜紀念館在中市下塘街6號,這是一座清式建筑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內里展示王韜的生平事跡。王韜是近代甪直名人,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很有影響的改良主義先驅。曾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香港與友人集資買下英華書院,改為中華印務總局,創辦了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家以政治為主的報章《偱環日報》,鼓吹變法自強的主張,影響深遠。

       甪直蕭宅
       蕭宅是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古鎮現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它原為鎮上楊姓武舉人所建,后來售予里中望中望族蕭家的蕭冰黎,故稱蕭宅。蕭冰黎(1881-1946年),名釣,畢業于蘇州高等師范學校。后來執教于“五高”,并與沈柏寒、嚴大容等人一起創辦電燈廠,曾任鄉議會副會長,為地方公益事業作出諸多貢獻。其子蕭乃震早年留學德國。孫女蕭芳芳現居香港。
       蕭芳芳是香港電影演員,參加拍攝片200多部,先后獲西班牙電影展最佳女主角獎,香港最佳女主角金像獎等。現蕭宅內設有“蕭芳芳演藝館”,介紹了她的從影生涯,藝術成就和社會活動。

       甪直張陵公園
       張陵公園,俗稱張陵山,位于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在張陵山沒有發現張蒼的墓葬,卻發現不少文物。
       50年代初,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爺和不少陶器,為崧澤、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屬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址。及至1979年,省文管部門組織在陵區兩側清理出新石器時代墓葬11座,同時還清理出來東晉磚墓室5座,發掘出蜀青連崗文化類型與良渚文化類型遺址,距今有6000年。張陵公園內尚有二十四孝宮、釣魚潭、西面廳、兒童動物樂園等供游人玩賞。

       甪直古橋之最
       “三步二橋”,是指三步跨過二橋的意思。古鎮水道縱橫,在兩河交匯處,兩座橋往往有機會相連成直角,俗稱雙橋,又因形似古代的鑰匙而名為鑰匙橋。
       甪直鎮內有雙橋多達5處,其中以位處市中的三元橋和萬安橋為代表。前者建于明萬歷年間,是一座花崗石砌梁式平橋;后者,也是花崗石砌梁式平橋,建于清乾隆前古鎮內其他4組雙橋,分別是:萬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橋和永福橋;東市頭的中美橋和交匯橋,中市北的環玉橋和豐橋以自以及是中段的環壁橋和金巷橋。


       甪直民居
       甪直的小巷大多是粉墻黛瓦,木門木窗。當中有石庫門高墻的,就是從前的大戶人家了。這些人家的居室常在三進以上,廳軒堂樓齊備,有的還有走馬樓和花園。室內或作雕飾,或陳書畫,盡顯主人家的文化品味,也是江南水鄉民居的另一種類型。而小巷的普通老百姓平房雖然簡樸,卻不單調,有平房也有樓房,遠望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甪直船攬石
       甪直的船攬石最多時近千個,現在僅剩50個左右,就這些幸存的船攬石中,雕刻手法有陰陽、浮雕、立體,造型豐富多彩,大多為民間吉祥圖案,有如意、壽桃、蝙蝠、定勝等;也有采用民間傳說的,如獅子繡球、劉海戰金蟾;另有簡明實用的圖案如貓眼、象鼻、立鶴、奔鹿、靈芝等等,表現出民間藝術的質樸美,出提高了石駁岸的觀賞價值。

       甪直老街
       走進甪直,你一定會陶醉于它那傳統的街坊景觀,甪直的老街,彈石鋪路,寬約34米,兩側是密密相連的商店,和住宅連在一起,前店后居,一派夫妻家庭店的親切味道。

       甪直廊棚
       在中市上塘街有從深200米的廊棚,也叫過街瓦河棚.新修的廊棚沿河都有吳王靠,成為小鎮居民的消閑地點,遇上雨天,在此觀賞雨中朦朧景色,確是詩意盎然。

       甪直水巷
       甪直的水巷很有特色,一種是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居,臨河有門有踏級。一種是兩巷夾一河,河兩邊都有駁岸,井有河埠供人上下船或日常取水之用。駁岸則設有石調凳,供人憩息。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甪直古鎮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廣州旅行社中航國旅官網:國內旅游報價
       本文地址://chezuwang.net/tourmall/line/10797.htm

上一篇: 定州古城
下一篇:同里古鎮
相關旅游攻略

 

 

中航國旅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2004-至今   榮獲《廣州市誠信旅行社》稱號  
本站參考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公司聯系,我們將馬上刪除!   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