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特產介紹
太湖珍珠介紹:
無錫太湖珍珠是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其粒大質優,色澤純凈,自然亮麗,晶瑩滾圓,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無錫太湖珍珠天下第一”的美稱。清代慈禧太后曾贊譽:“東球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
珍珠既是制作高級裝飾品和工藝品的上等材料,用來做耳環、戒指、手鐲、項鏈等,還具有的清熱解毒、平肝潛陽、鎮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和收斂生肌之功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某些礦物質。因此,珍珠既是名貴藥材,又是高級滋補品。
太湖白蝦介紹:
“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太湖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白蝦剝蝦仁出肉率高,還可加工成蝦干,去皮后便是“湖開”。蝦還可入藥。托痘瘡、下乳汁,壯腸道。是強壯補精藥。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蝦米湯,頓覺腸胃舒適,美味不盡。
無錫特產之惠山泥人介紹:
惠山泥人名揚中外,據說從宋代開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產和銷售達到了鼎盛時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腳下的泥土制成的。這種泥土不僅細膩韌糯,可塑性強,而且千而不裂,彎而不斷。早在北宋照寧七年,蘇軾途經無錫,即有“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詩句。現在的惠山泥人,發展到用石膏制作,解決了惠山泥資源短缺的問題。
其代表作是一對男女兒童,即泥塑大阿福。兩個泥娃頭綰雙髻,笑容可掬,赤足盤膝,懷抱異獸,嬌憨稚氣,運人喜愛。
惠山的主要街道——橫街和直銜有許多泥人店,成為遠近聞名的“泥人一條街”。另有著名的惠山泥人廠,坐落在無錫市錫惠路26號。
清水油面筋介紹:
無錫油面筋很出名,用它配料可燒多種菜肴,肉釀面筋、面筋炒肉絲、菜燒面筋成了日常飯菜。無錫民間還有個習俗,逢到節日合家團聚,飯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釀油面筋,以示團團圓圓,增加快樂氣氛。油面筋早已成為無錫著名的土特產了。
“清水油面筋”的稱呼在清代末年(19世紀中期)出現,第一家掛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馬成茂面筋店。無錫油面筋色澤金黃,圾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來鮮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維生素與蛋白質
三鳳橋醬排骨介紹:
相傳是濟公和尚為了報答三鳳橋肉 莊老板的施舍,而獻出配方烹制成的,從此無錫肉骨頭以色澤醬紅、 香味濃郁、骨酥肉爛的獨特風味, 連同這個美麗的民間傳說使三鳳橋肉骨頭名聲大振,百年不衰。三鳳橋醬排骨俗稱無錫肉骨頭,從問世到現在已有近140年歷史,用獨特的燒制方法,燒制出的排骨色澤醬紅,油而不膩,骨酥肉爛,香氣濃郁,滋味醇真,甜咸適中。
無錫特產之惠山油酥介紹: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燒餅”,無錫著名特產。相傳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創制,因其形狀似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一直沿襲至今。
惠山油酥采用純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絲等原料,經烘制而成。它品形規整,色澤金黃,酥松香甜,甜中帶咸,具有獨特風格,數百年盛銷不衰。